Read more https://0800happy.com/2835/

2018年2月19日 星期一

鞋體驗-出乎預期MERREL Chemaleon7

第一次被詢問願不願意試鞋寫文章,鞋為MERREL的新款Chemaleon7,這次有幸成為測試人,儘其所能給它操下去,不過我自己本身的鞋子其實就沒什麼在顧的,每雙都操到傷痕痕累累,所以依平常的使用習慣跟用力操也不會差別太多就是。

首先來看看它有什麼功能,依官網介紹如下:
  • Gore-Tex襪套式防水結構-防水透氣保持乾爽
  • 牛巴戈+麂皮皮革+網布鞋面
  • 橡膠鞋頭保護片
  • 風箱式鞋舌-防止碎石沙子進入
  • 透氣網布內裡
  • TPU後跟防護飾片
  • Fresh抗菌防臭功能,讓運動的腳更清爽舒適
  • 可拆式EVA鞋墊
  • Air Cushion內嵌式避震氣墊,幫助穩定足部
  • EVA中底,提供穏定性和舒適性
  • 輕量FlexPlate 科技,是依照腳掌輪廓設計的整片式TPU 4級登山內底,提供整個腳掌到後跟的支撐和防護
  • Vibram黃金大底
男款外觀為黑色底面,搭上明亮的橘色流線不會使外觀過於單調,造型簡單大方好穿搭,以上林林總總效果如何,實際用上就知了。
黑底橘邊的配色雖然簡單卻不會過於單調
這個對穿搭很單細胞如我本人我來說實在太方便,很好搭配,平日直接穿出去當一般鞋子穿也不會太突兀。
不只相當好搭配,只需要拉緊鞋帶勾一次鞋勾綁好即可,非常方便

鞋底是大家所熟知的黃金大底,相當的耐磨,刻紋為TC5智慧型大底,深度為5mm,紋路的設計更有效排水及避免積沙淤土。
黃金大底,底部刻紋的設計強調更佳的抓地力
關於抓地力這擋事,登山鞋都還是有其一定的極限在,所以去挑了個又濕又滑的環境去走一天下來看看狀況如何。

11月整個北臺灣是雨下不停,終於等到個短暫空檔,去北海岸的竹子山北北峰、阿里磅瀑布去走,原本已經夠潮濕的地方,加上這陣雨推波助瀾,當天走的路除了柏油路外,沒一個地方是不濕的。
這種濕滑土石環境表現還不錯
當中我覺得還有關鍵在於鞋底的硬度,雖然都是黃金大底,但還是有差別,這款比我之前穿的另一款重裝長程專用的登山鞋相比,鞋底較沒那麼死硬,前腳掌彎曲也比較靈活,對抓地力來說是加分。
有一段水圳道走在有青苔的水泥上,也還算穩,不會感覺腳底上油一樣
這爛泥只要不是整塊滑掉的那種(會滑什麼鞋來都一樣),也能站的穩
排沙土部份在這爛泥地其實似乎發揮作用不大,後來我到溪邊才將整個鞋底的爛泥洗掉,這部份我想是運用在乾的沙土會比較起作用。

到更升級版的濕滑環境,從竹里山下切往阿里磅瀑布這段以及往北北峰的上爬的溪溝路,這一段的溪石路,除了要踩好外也需靠手輔助,基本上非常容易打滑,要只靠雙腳加登山杖來通過包準還是會摔的一踏糊塗,踩踏的著力點也需注意,畢竟還是偏硬的登山鞋,抓力力對這樣的環境還是會打折扣。
這種濕溜溜的青苔石環境很可怕,我自己也是在溪石這段路滑倒了2次才乖乖收起杖靠手輔助
保證滑到不要不要的溪溝路
這趟走下來,絕大多數地型都能踩的穩穩,包括踩樹根,除非是土太光滑或踩踏點滑動,踩青苔石時還是要注意踩的位置及角度,必要時還是要手輔助,不然還是會打滑的。

在一日的過程中若只是潮濕環境,對於內層有標榜GORE-TEX®材質的鞋而言擋防潑水都不算難事,過程中有過溪的機會,防水要測就來真的,行程剛出發的1/3就要冒著接下來的行程可能要濕腳到結束的心裡準備,直接將鞋踩入水中到鞋口邊緣來看看。
過溪
泡到鞋口邊緣,只覺得腳涼涼的,但裡頭真的完全沒有進水
後面行程只要水不要淹過鞋口邊緣,我都直接踩著水走過去,裡面完全乾的
往北北峰時還會經過一段箭竹林,從溪溝路到北北峰頂這段環境可以說是全程最為潮溼的地方了,這邊我褲子以上到外套沒一下子就濕了,這時全身感覺最乾的就是腳了,只要搭配雨褲和綁腿,就算長時間下雨也能保護鞋內不被潮溼問題所困擾。
簡直是洗車機般的箭竹隧道,實際現場鑽很難不濕身,這趟還在這被箭竹給傷到眼睛
題外話,搞得狼狽不堪的行程最慘莫過於此......山頂想看景卻換來一片大白牆
鞋面採牛巴戈皮,皮面除耐用外,圍繞著鞋子設計的網眼也提升了鞋子的透氣度,另外是Fresh技術的抗菌防臭功能,這點確實沒話說,一整日走下來,在裡頭沒被灌入水為前提,腳沒有悶熱感更沒有奇奇怪怪的味道,但建議搭配好的襪子效果會更加相得益彰。
整天下來搞成這副德性,回到家鞋子一脫,襪子及腳也沒有傳出什麼奇奇怪怪的味道
來到另一個環境,完全是不同的面貌,當日原本要上劍龍稜來試,因為風勢強勁只走了煙囪稜,中途有一段堅硬的岩質地型,由於太硬實毫無緩衝,在這樣的地型只要一個沒踩好拐傷的機率相當高,鞋子的包覆及支撐性更顯重要。
鞋底刻紋在這硬地岩質的環境抓地力相當的好,摩擦力相當不錯
包覆性上紮實將腳保護支撐起來,這點相當讚,FlexPlate 科技這部份因強調配合腳型輪廓設計,所以這鞋我是直接穿了就到戶外環境用,從接手到出發前除了試大小是否合腳外外,中間完全沒有馴鞋期,直接上陣沒有產生磨腳及不適感,也因為整片式的內底關係,單支鞋重僅440G重相當輕量又不失保護性,走起來很輕快。

TPU後跟防護加強支撐與保護,原本一開始看到鞋子以為後面那塊飾片是裝飾用的,原來也是其中一項技術,加上良好的包覆,整體的穩定性更高,有時沒踩好會因為鞋子包覆的關係及時救回來,免去了可能的拐傷或翻船的狀況,不過要是瞬間的力道太大還是可能會受傷,畢竟主要還是自身要注意,鞋子是輔助。

前一天在竹子北北峰行程溪石路段就已經先感受鞋子對於登山者保護性的重要,今日在這繼續驗證。
穿Chemaleon7在復興山的亂石堆中爬上爬下
從茶壺山稜下牛伏礦體的急陡下也能走的安穩
在EVA中底的幫助下加上鞋內部有內坎式避震氣墊,這能減少長時間行走時的壓力,連續2天這樣走下來並沒有讓腳產生很強烈的疲勞感。

其後再穿著它去走南佳古道的原始海岸線,在有大大小小礁石、礫石灘間走跳,高低不平的路,鞋子也發揮它保護、穩定的作用,這一天走下來15K也沒讓腳底有不舒服的感覺。
這種礫石灘走起來可不比山徑來的好走,尤其是要加快速度時,一沒注意也是容易受傷的地型
一開始被我當成裝飾品的飾片在設計上可大有學問在
除了提供更好的穩定和保護外,額外功能還能凸顯鞋子配色的搭配恰到好處
鞋頭的橡膠保護設計相當實用,我自己走路習慣是步頻快但抬不高,經常會踢到各種突出物或岩石,這功能對於腳趾的保護非常的滿意。
我歷代穿的鞋子鞋頭沒一雙不慘的,不知道這設計能讓我磨多久
去奇萊南華時因為隊伍是食物自揹自煮,加上我個人幫隊友吃下一些重量,包一包就來到17KG,屯原至天池這段路,在這重量下表現還不差,腳底沒什麼疲軟感,不過因為只有1日加上地型單純,如果要揹負的重量更重走更久天數的話,我個人還是會選更偏硬的鞋底款式來加強,除了更強的支撐性,還有另一個原因是鞋統,下面一起述。

風箱式鞋舌可防沙石進入,這點可能因為我個人走路習慣關係感受較不同,這款鞋雖定位在中統且一樣有包覆腳踝,但統高實際介於低統與中統之間,雖然機率不算高,但還是有沙石跑入鞋內的狀況,這部份是覺得比較可惜的地方,畢竟我穿其他牌中統鞋時並沒有沙石跑入(未加綁腿)問題,當然這部份其實加個綁腿就能預防,見人見智,而我幾乎沒在穿綁腿習慣,重裝下還給我跑沙石進去根本就是找麻煩。
同為中統,鞋統高度還是有差異
17KG,能高越嶺古道
使用上算相當密集,只要出去都是穿這雙去操(哈加縱走、鴛嘴山)
加上幫旅行帶團出N次的霞喀羅、阿塱壹古道以及其他爬的郊山縱走等等,對使用量來說個人非常有信心的,更別說平常日有時要出門遇到下雨的話,我還直接拿來當雨鞋穿,這鞋子的表現已經是超出預期的優。

最後是使用後平時的保養,除非是非常的髒,不然基本我是一脫就放一邊去了,要洗的話用清水稍洗個表面就放一旁給它陰乾,只要不要沖到內部隨時可以穿了就走,這防水功能撐多久就留給時間來驗證,但使用上目前來看它確確實實能防水,有的標榜防水可是沒多久就破功了。
密集使用到發文(2/19)這天,直接沖水洗裡頭還是乾的,這防水功能確實紮實
綜合以上,在這段時間對該鞋款體驗的感想,自己個人是將這雙鞋定位在適合輕健行運動的鞋款,介於越野跑鞋與一般登山鞋之間,所列出的功能也確實有所表現,對於買鞋若不知如何下手,Chemaleon7是相當不錯的選擇,這雙鞋將繼續陪著我去走訪更多的地方。

總結(1~5):
  1. 外觀5:簡約不失風格,很好搭配衣著
  2. 抗菌除臭5:目前為止幾次外出帶團或爬山都穿著它,一整天下來回家都沒有異味產生
  3. 抓地力4:在濕滑的樹根及苔石需注意踩下的角度,特別是苔石易打滑,其他環境表現則相當不錯
  4. 防水性5:絕佳,長時間雨中行進以及清洗直接以水沖淋表面內部皆未進水
  5. 透氣性5:網布鞋面提供良好的透氣,一整日的使用不會有悶熱感,
  6. 穩定保護性5:在南佳海岸線有幾度因為沒踩好差點拐到的情形下有救回來,鞋統及保護飾片發揮功用,行走時前端會一直踢到礁石,前端的橡膠保護,也沒因此讓腳趾不舒服
  7. 包覆性4:只可惜在鞋統,可能廠商這樣設計有它的定位或用意,雖然有包住腳踝,但個人希望鞋統高度能跟一般中統一樣
  8. 輕量化5:尺碼US.9,一雙880g
  9. 耐久度5:目前這樣用下來,整體縫線、皮面、前段橡膠還沒什麼受損,耐用性相當高
ps:鞋子的防水性隨時間遞減,會取決於個人使用習慣、清潔及保養方式有所差異,並不是永遠保持防水,我會建議一段時間之後可搭配防水襪來穿,除保持腳乾爽外,就算鞋子內部濕了,在透氣性佳的條件下,行走過程中也能加快讓鞋子乾的速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